八角赶大集 东宝区象山小学四(3)班 彭宗哲
周六清晨,阳光像金色的纱幔,轻柔地洒向大地。我怀揣着满心的期待,前往东宝区子陵镇八角村赶大集,听说那里藏着最热辣滚烫的人间烟火。 车子在乡间公路上疾驰,窗外的景色就像一幅流动的画卷,田野里的水稻绿油油的,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仿佛在向我们招手。不一会儿,我们就来到了子陵八角村。 一踏入集市,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。这里简直就是一个欢乐的海洋,人来人往,接踵摩肩。摊位一个挨着一个,像一条条五彩斑斓的长龙。最热闹的要数早点摊,炸油条的铁锅滋滋作响,面团在师傅手中翻飞,转眼间就变成金黄酥脆的特样。我踮着脚看师傅揉面,只见他手腕灵活地一甩,面团便在空中划出漂亮的弧线。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刚出炉的红糖发糕,咬一口,蓬松香甜的味道里还带着柴火的香气。
穿过早点摊,前面就是新鲜欲滴的蔬果区。这里的蔬菜和水果新鲜得还带着泥土的芬芳。红彤彤的西红柿像一个个小灯笼,圆润饱满;翠绿的黄瓜顶着小黄花,上面还挂着晶莹的露珠,让人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;还有那一串串紫色的葡萄,像玛瑙似的,在阳光下闪闪发光。一位大妈正在麻利地给菜叶洒水,“这都是今早现摘的,新鲜得很!”她笑着大声吆喝。一听这话,几个挎着布袋的老奶奶立即前来挑选。一会儿功夫,大妈的菜就被抢光了。 拐个弯,眼前出现一片热闹的禽类区。地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笼子,雪白的大鹅傲慢地引吭大叫,橘黄色的脚掌不安分地在笼中扑腾;肥硕的母鸡“咕咕”低鸣,蓬松的羽毛上沾着些许稻草;最活泼的当属旱鸭,扁扁的嘴巴一张一合,黑豆似的眼睛滴溜溜乱转。脸庞黝黑的摊主大哥向顾客介绍:“这些都是农家散养的鸡鸭鹅,煲汤红烧都好吃哦!”主妇们围在一起挑选家禽,有的轻轻捏捏鸡翅膀,有的观察禽类的羽毛色泽,有的似乎难以抉择:“这只鹅好肥实,那只土鸡也不错。”
最吸引人的要数集市中央的省级非遗摊位“八角雪枣”的制作现场。只见一位老师傅熟练地将米条似的胚子放入锅中油炸,然后裹上一层雪白的糖霜,不一会儿,一个个外形如枣、色白如玉的雪枣就呈现在大家眼前。“小朋友,尝尝看。”老师傅递给我一小块,我轻轻咬下一口,雪枣酥脆香甜,入口即化,甜丝丝的味道瞬间在口中散开,好吃得让人停不下来。老师傅还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八角雪枣的历史和制作工艺。原来八角雪枣从明末清初便开始制作,代代相传,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。雪枣制作过程非常复杂,要经过选料、浸泡、人工杵、上锅蒸、点浆等近20道工序,每一道工序都饱含着匠人的心血。
再往前走,就听到广场看台上传来一阵阵欢快的音乐声。一群穿着鲜艳服饰的大妈们正随着节奏翩翩起舞,她们的动作整齐划一,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。旁边的老槐树下,一位老爷爷正坐在竹椅上拉二胡,优美的曲调从琴弦间流淌而出,时而婉转,时而明快。孩子们在树下嬉戏打闹,时不时还跟着音乐拍起手来。 不知不觉,日头已爬上中天,集市上的人群慢慢散去,但那份热闹和温暖却久久留在我的心间。八角赶大集,不仅是一个购买农副产品的场所,更是一个传承乡土文化、连接城乡情感、展现乡村振兴成果的平台。在这里,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人间烟火气,也看到了东宝乡村发展的蓬勃生机。
|